《等腰三角形》说课稿

时间:2023-03-23 12:58:32
《等腰三角形》说课稿

《等腰三角形》说课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等腰三角形》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等腰三角形》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第十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先课利用轴对称的知识来探索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证明这些性质。学习过程中运用的“操作——观察——发现——猜想——论证——应用”的方法是探究数学知识的常用方法。同时“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的性质是又是接下来学习等边三角形知识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的基础知识,更是今后论证两个角相等、两条线段相等、两条线垂直的重要依据。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材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相关性质,能运用它们解决等腰三角形的边、角计算问题。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践、观察、同组间学生以及小组与小组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性质的探究和应用。难点:等腰三角形 ……此处隐藏38837个字……求证:BD=CD,AD⊥BC

思考:(1)本题的结论有何特

殊之处?——证明两个结论

(2)你准备如何得出这两个结论?——分别认证或同时证明

(3)哪一种简捷?利用什

么性质?

在此基础上请学生按照例1的思考方法自己寻找解题思路,可以在小组间进行讨论。

变式拓展:

(1)如图,在例2中若点O是△ABC外一点,AO连线交BC于D,如何求证?

(2)若点O在BC上呢?

经过例1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推理基础,因此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证题思路,从而学到新的研究数学学习的方法,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同时也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在这里有意通过变式让学生经历图形变换过程,并使他们感受到在一定条件下,图形变换不会改变图形的实质,最后将点O移到BC上,使学生体验了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想一想:记一块等腰直角三角尺的底边中点为,再从顶点悬挂一个铅锤,把这块三角尺放在房梁上,如果悬线通过点M就能确定房梁是水平的,为什么?通过想一想进一步突出重点与难点,也有利于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五、心得与体会

通过今天这堂课的研究,我明确了,我的收获与感受有,我还有疑惑之处是。请学生按这一模式进行小结,培养学生学习-总结-学习-反思的良好习惯,同时通过自我的评价来获得成功的快乐,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六、作业(1)作业本上相应的作业。(2)已知:D、E在△ABC的边BC上,AB=AC,AD=AE,求证:BD=CE(1)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2)及时反馈、查漏补缺(3)体现层次性与开放性六、说评价

《《等腰三角形》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